《开滦日报》千里传佳音——建设集团新疆库车项目井筒检查孔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侧记

开滦日报.jpg

(2023年3月20日一版)


千里传佳音

——建设集团新疆库车项目井筒检查孔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侧记


□本报记者 吴 萌 □本报特约记者 赵春生 □本报通讯员 田 宁


433.4米的主立井钻孔要做到全孔取芯,中间需要穿插进行水文实验,同时还要克服极寒天气及没水没电等恶略环境带来的挑战,28天能完成吗?建设集团新疆库车项目部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能!”

今年34岁的张立宇是建设集团地矿工程处新疆库车项目部经理,在这28天时间里,他顶住压力,连续组织施工生产。看着写有“开滦”字样的89箱岩芯盘整齐地摆放在钻场,他的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集团公司建设新疆煤炭基地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也是我们建设集团的‘一号工程’,必须将‘开滦建设’这块金字招牌在新疆擦亮。”张立宇说。

主立井、副立井及立风井3个井筒检查孔工程是矿井建设前期阶段一个重要的步骤,检查孔成果资料是进行矿井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井筒设计的交付时间决定矿井能否如期开工。“施工人员需要按设计要求将与井筒等深的岩芯取上来,化验分析出水文、地质、瓦斯、煤质赋存等情况,为后续的工程及开采提供参考。”张立宇进一步解释道,要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确保每管岩芯的完整性,另一个是必须将检查孔的孔斜率控制在设计精度以内。井筒一侧就是检查孔,如果过于偏向井筒,会影响井筒施工;如果偏离井筒,取样结果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确保工程质量是开滦建设人的不懈追求。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在这天上午召开的开钻誓师大会上,项目部员工身穿标有“开滦建设”字样的工装,列队高喊“创造精品,竭诚服务,让甲方满意,为公司争光”的口号,这是对甲方的最好承诺。

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坚硬的岩层中取芯难,在松软的煤层中取芯更难,在软硬情况多变的沉积岩中取芯是难上加难。为兑现承诺,入场培训时,张立宇第一时间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告诉每名现场施工人员和机班长,井筒检查孔施工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技术要求有哪些,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做。

不仅如此,为取出完整的岩芯,项目部技术人员还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预判。“再过5米有可能要见煤了,钻压调好,不要太高,煤层软,钻速也要适当调整,泥浆的性能也要调上来,如果岩粉很多,要及时清岩粉……”项目部的班前会上,经常能听到类似的提示和提醒。

当一根根长度3米的岩芯被完好无损地取出后,很多员工发出惊叹,表示在之前的工作中从没有见过如此完整的岩芯,然后便争相与这些“杰作”合影。但是为了便于存放,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截成4段。据了解,此次施工不仅孔斜率达到了设计要求,还创造了取芯完整率99%的纪录。

成功的背后是员工智慧与汗水的凝结。库车项目地处新疆阿艾矿区北山中部,当地交通不便,上山的路是一条人为走出来的土路,水、电都不通。来到项目部,张立宇首先想到的就是“荒凉”二字,为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张立宇和项目部员工可谓煞费苦心。上山的路不好走,那就引进先进的履带式钻探机,给设备穿上轻便的“鞋子”;用水不便,就用拉水车远距离投送,为生产保驾护航……正是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精湛的专业技能获得了开滦库车高科能源有限公司的肯定,并发来贺信高度赞誉。

“冷”是张立宇对于新疆的另一印象,“这里晚上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35摄氏度。”张立宇说,他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透心凉”,在户外,他常常被冻得头皮发麻,可为能第一时间获得岩芯检测结果,张立宇他们不得不用手上的温度将带着冰碴的岩芯融化。当地员工推荐给张立宇一件防寒神器——脖套,能将口鼻护起来,有效阻挡冷空气进入体内。

人怕冷,设备也怕。钻探过程中,常常伴有泥浆甩溅到设备上,为了防止设备“罢工”,员工一边钻探,一边还要给设备除冰。晚上,由于有不能动用明火的规定,张立宇他们就给泥浆、柴油盖上厚厚的棉被,同时借助钻探机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热量,为其他材料取暖……

又是一个蒙蒙亮的清晨,张立宇他们驱车上山奔赴另两个井孔,“现在都到了收尾阶段,预计3月底就能全部交付,现在是关键时候,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张立宇解释,项目工程就是这样,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都要保质保量完工,为下一个工程如期开工做好准备。

为把北山中部煤矿建成南疆现代化、智能化井工煤矿标杆矿井,在新疆叫响开滦品牌,建设集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制定施工方案。不久前,公司主要领导带队奔赴新疆就库车北山中部煤矿项目地面建筑、矿建一期至三期施工、设备安装以及影响项目工期的具体工作细节进行沟通交流,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与新疆公司达成一致:主动往前赶,千方百计加快项目进展,争取早日投产见效,为集团公司新疆煤炭基地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