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日报》严寒酷暑施工不减速——建设集团制冷工程处提前13天实现交圈上水侧记

开滦日报.jpg

(2023年10月20日一版)


严寒酷暑施工不减速

——建设集团制冷工程处提前13天实现交圈上水侧记


□本报记者 吴 萌 □本报特约记者 赵春生 □本报通讯员 李 征

近日,鄂尔多斯成达矿业向建设集团发来贺信,祝贺由建设集团制冷工程处承建的陶忽图煤矿副井井筒冻结工程比计划工期提前13天实现交圈上水,试挖顺利通过锁口不稳定砂层段。

严寒时段安装、酷暑季节制冷、第一次尝试802米深井冻结……“面对各种困难,制冷专业有预案、有斗志、能战斗。”谈到这项工程,建设集团总工程师卢相忠忍不住感慨,这支铁军敢打敢拼,成功挑战了多重困难。

不畏严寒快安装

陶忽图煤矿位于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中东部。此次制冷工程处负责冻结施工的副井井筒净直径10.5米,冻结深度802米,这也是制冷工程处目前冻结过的直径最大和深度最深的井筒。

2022年11月初,当地寒风刺骨、沙尘肆虐。按照施工进度,项目进入沟槽构筑阶段。一场大雪过后,气温骤降到零下22摄氏度,预示着整个塞北正式进入难熬的冬季。

一出板房,哈气成霜。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尽管棉帽子、棉手套等御寒装备一应俱全,可在户外施工仍不住打哆嗦。”陶忽图副井冻结项目部经理孙文彬说,一些拧螺丝的精细活儿需要员工用手操作,干不了一会儿,手就冻僵了。“最难受的就是身上出着汗、冷风飕飕地刮,那可真叫一个透心凉。”

面对恶劣天气,项目部员工没有退缩,发挥新时代“特别能战斗精神”,战风雪、斗严寒,打响了一场赶进度、保质量、提效益的攻坚战。他们制定详细的冬季施工预案和工期保障措施,确保顺利完成沟槽施工任务。

“每种型号的管材用量都不同,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孙文彬从事制冷工作20多年,拥有丰富的现场综合管理经验。作为安装工程的设计者,他精确计算物料使用量,杜绝浪费。同时,他们格外注意每个零部件的进场核对工作,从源头上严把物资质量关。

项目部紧盯计划表、任务表、时间表、责任表,一天一天干、一周一周盯、一月一月推。进度表记录了他们创造的“开滦速度”:比计划工期提前31天完成冻结造孔工作,比计划工期提前15天完成冻结站安装工作。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部于2022年11月30日完成制冷工程的全部安装任务。

不惧高温忙制冷

如果说塞北的寒冬是对项目部员工应变能力的初次考验,那么塞北的酷暑则是对他们毅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

内行人都知道,制冷工程施工的最佳时间段是冬季,借助天然的低温环境,氨系统、盐水系统、清水系统密切配合,能“轻松”制出完美的“糖心”。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陶忽图副井冻结工程被安排在了最不适合施工的三伏天。高温环境下,置换水温高,车间环境温度高,设备24小时运转,电器设备散热困难,制冷难度可想而知。

今年夏天,广袤的毛乌素沙漠地表温度高达40摄氏度。为保证冻结质量,12台双级双机螺杆机、12台撬块式蒸发器、12台蒸发式冷凝器等主要设备及相应辅助设备必须同时开启,一时间,厂房变成了一个“大蒸箱”。

山不碍路,路自通山。这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晓辉最喜欢的一句话,他常用这句话与项目部员工共勉。“工期如何安排,是甲方早已规定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工程。”

制冷系统启动初期,因为天气炎热,设备经常无法满负荷运转。项目部快速反应,在设备集中区域加装空调、在厂房安装排气扇等,实现了空气流通,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冷凝器上方安装的换热扇,是冷凝器正常运转的关键部件。一次,换热扇出现故障,冷凝器温度瞬间上升,系统压力升高。面对这一情况,站长闫力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即组织员工爬上高达20米的冷凝器进行更换,及时解决了问题。

水是制冷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夏季,当地地下水水温在13摄氏度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冷却用水源。但项目部所在位置只有一口农用井,“我们这个专业最怕中间停机,一旦停机,将对整个制冷安全、工期、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王晓辉介绍,他们先后几次与农用井所有者协商,最终达成一致,错峰使用井水。为表达诚意,项目部员工多次晚上主动帮助其灌溉农田。“我们和老乡的关系处得很好。他经常给我们送些西瓜、玉米等特产。”

智能设备添动力

今年8月26日,掘砌单位开始试挖,制冷工程处是唯一一个保证项目上部砂层不片帮、大段高快速掘砌的冻结施工单位。对此,鄂尔多斯成达矿业发来贺电,赞扬项目部的高质量冻结效果:“试挖顺利通过锁口不稳定砂层段。”

项目所在地以滩地为主,沙丘、沙垄、沙地广布。制冷工程离不开水,但此次项目仿佛有意考验这支制冷团队,上部砂层不含水,不利于冻结。

“我们之前在内蒙古接触过同类地质条件。”孙文彬介绍,因此,他们在项目施工之初就一直和甲方沟通,建议在内圈冻结时采用人工干预,少量注水的方式,保证上部不含水砂层正常冻结,同时,从冻结之初就确保上部冷量的供应,进而达到良好的冻结效果,为矿建单位提供安全、快速施工的先决条件。

工程能够取得预期效果,项目部应用的智能化冻结站功不可没,这也是国内已知首个冻结深度超过800米的智能化冻结站。陶忽图煤矿副井冻结孔工程量40994米,共布置主冻结孔47个、防片帮孔22个、测温孔3个、水文孔2个。透过显示屏,制冷三大系统各参数、设备运行参数等都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项目部的工作效率。

“现在我们通过视频就能直接观测,看到达到水位线后,可以通过遥控开关水闸,特别直观。”闫力勇介绍,之前各设备单独运行,就拿清水系统来说,系统开启后,满没满、水位到什么程度,员工都要跑到现场观测,而且受条件限制,人为判断还可能存在误差,很容易影响生产效率。

不久前,项目部通过测温孔温度及降温速率、井帮温度等参数,利用智能分析系统,分析判断下部冻结壁形成的最佳效果,作出减少一台制冷设备的决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冻土进入量,有利于掘砌施工。”孙文彬补充道,减少设备运行,我们的电费也随之减少,项目部将充分利用智能化监测站密切关注井筒各项监测数值,保障掘砌单位顺利施工。